当前位置:环境管理要求-环境管理台账记录要求

环境管理台账记录要求

类别 记录内容 记录频次 记录形式 其他信息
基本信息 a)排污单位基本信息:排污单位名称、生产经营场所地址、行业类别、法定代表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环保投资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意见文号、排污许可证编号等。 b) 主要生产设施基本信息:设施名称、编码、设施规格 型号(标牌型号)、规格参数等。 c)污染防治设施基本信息设施名称(除尘设施、有机废气处理设施等)、编码、设施规格型号(标牌型号)、相关技术参数及设计值。对于防渗漏、防泄漏等污染防治措施,还应记录落实情况及问题整改情况等 对于未发生变化的基本信息,一年记录一次,对于发生变化的基本信息,在发生时记录一次 台账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纸质台账应存放于保护袋、卷夹或保护盒等保存媒介中,专人保存于专门的档案保存地点,并由相关人员签字。档案保存应采取防光、防热、防潮、防细菌及防污染等措施。纸质类档案如有破损应随时修补。电子台账保存于专门存贮设备中,并保留备份数据。存贮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维护。电子台账根据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管理要求定期上传,纸质台账由排污单位留存备查。
生产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a)正常工况:1)运行状态:开始时间、结束时间。2)原辅料使用情况:原辅料名称、用量。3)生产负荷:主要产品产量与设计生产能力之比。4)主要产品及产量:产品名称、产量。 b)非正常工况起止时间、产品产量、事件原因、应对措施、是否报告等。 a)正常工况1)运行状态 :一般按日或班次记录,1 次/日或班次。 2)生产负荷:一般按日或班次记录,1次/日或班次。 3)产品产量:连续生产的,按日记录,1次/日。非连续生产 的,按照生产周期记录, 1 次/周期;周期小于1天的,按日记录,1次/日。4)产品产量:连续生产的,按日记录,1次/日。非连续生产的,按照生产周期记录1次/周期:周期小于1天的,按日记录,1次/日。b)非正常工况:按照工况期录,1次/工况期 台账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纸质台账应存放于保护袋、卷夹或保护盒等保存媒介中,专人保存于专门的档案保存地点,并由相关人员签字。档案保存应采取防光、防热、防潮、防细菌及防污染等措施。纸质类档案如有破损应随时修补。电子台账保存于专门存贮设备中,并保留备份数据。存贮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维护。电子台账根据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管理要求定期上传,纸质台账由排污单位留存备查。
监测记录信息 监测记录信息:对手工监测记录、信息报告、应急报告内容的要求进行台账记录。监测质量控制根据HJ/T373、HJ/T819要求执行,同时记录监测时的生产工况,系统校准、校验工作等必检项目和记录,以及仪器说明书及相关标准,规范中规定的手工监测应记录手工监测的日期、时间、污染物排放口和监测点位、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次、手工监测仪器及型号、采样方法及个数、监测结果、是否超标等。工业噪声监测记录信息:应记录手工监测时段信息、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维修和更换情况。手工监测时段信息应记录监测时段内非正常工况情形、事件原因、是否报告、应对措施等;监测时段内工业噪声排放值超标情况,包括超标原因、是否报告、应对措施等。 开展一次,记录一次;每发生一次记录1次,监测时段内工业噪声排放值超标情况,包括超标原因、是否报告、应对措施等,每发生一次记录1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维修和更换情况记录内容包括维修、更换时间,维修、更换内容每发生一次记录1次。 台账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纸质台账应存放于保护袋、卷夹或保护盒等保存媒介中,专人保存于专门的档案保存地点,并由相关人员签字。档案保存应采取防光、防热、防潮、防细菌及防污染等措施。纸质类档案如有破损应随时修补。电子台账保存于专门存贮设备中,并保留备份数据。存贮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维护。电子台账根据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管理要求定期上传,纸质台账由排污单位留存备查。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a)正常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信息应按照设施类别分别记录设施的实际运行情况和维护记录。1)有组织废气治理设施记录设施运行时间、运行参数、污染排放情况等。2)无组织废气排放控制记录措施执行情况。b)非正常情况:污染防治设施非正常信息按工况记录,每工沉期记录一次,内容应记录起止时段设施名称、编号、非正常起始时刻、非正常终止时刻、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浓度、事件原因、是否报告、应对措施等 )正常情况1)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状况:每日记录1次 2)采取无组织废气污染控制措施的信息记录频次原则不小于 1 日。 b)非正常情况按照非正常情况期记录,每非正常情况期记录1次,包括起止时间、污染物排放浓度、非正常原因、应对措施、是否报告等。 台账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纸质台账应存放于保护袋、卷夹或保护盒等保存媒介中,专人保存于专门的档案保存地点,并由相关人员签字。档案保存应采取防光、防热、防潮、防细菌及防污染等措施。纸质类档案如有破损应随时修补。电子台账保存于专门存贮设备中,并保留备份数据。存贮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维护。电子台账根据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管理要求定期上传,纸质台账由排污单位留存备查。
其他环境管理信息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记录内容如下:1 )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清单:固废代码、名称、类别、产生环节、物理性状、主要成分、污染特性、产废系数/年产生量;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流向汇总表:代码、名称、类别、产生量、贮存量、累计贮存量、自行利用方式、自行利用数量、委托利用方式、委托利用数量、自行处置方式、自行处置数量、委托处置方式、委托处置数量; 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出厂环节记录表:代码、名称、出厂时间、出厂数量(单位)出厂环节经办人、运输单位、运输信息、运输方式、接受单位、流向类型;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环节记录表:代码、名称、产生时间、产生数量(单位)转移时间、转移去向、产生部门经办人、运输经办人: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环节记录表:入库情况(废物来源、前序表单编号、代码、名称、入库时间、入库数量(单位)、运输经办人、贮存部门经办人)、出库情况(出库时间、出库数量(单位)、废物去向、贮存部门经办人、运输经办人);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自行利用环节记录表:a)接收:废物来源、前序表单编号、代码、名称、接收时间、接收数量(单位)、运输经办人、自行利用部门经办人。b)运出:利用产物名称、运出时间、运出数量(单位)运出去向、自行利用部门经办人、运输经办人;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自行处置环节记录表:废物来源、前序表单编号、代码、名称、接收时间、接收数量(单位)、处置方式、自行处置部门经办人。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制定指南(试行)》)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实施分级管理。附表1至附表3 为必填信息,主要用于记录固体废物的基础信息及流向信息,所有产废单位均应当填写。附表4至附表7为选填信息,主要用于记录固体废物在产废单位内部的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 1)按年记录; 2)按月记录; 3)批次填写,每一批次固体废物的出厂以及转移信息均应当如实记录;4)根据固体废物产生周期可按日或按班次、批次记录;5)根据固体废物产生周期可按日或按班 次、批次记录;6)根据固体废物产生周期;可按日或按班次、批次记录;7)根据固体废物产生周期,可按日或按班次、批次记录; 台账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纸质台账应存放于保护袋、卷夹或保护盒等保存媒介中,专人保存于专门的档案保存地点,并由相关人员签字。档案保存应采取防光、防热、防潮、防细菌及防污染等措施。纸质类档案如有破损应随时修补。电子台账保存于专门存贮设备中,并保留备份数据。存贮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维护。电子台账根据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管理要求定期上传,纸质台账由排污单位留存备查。
其他环境管理信息 危险废物管理台账,记录内容如下:1.危险废物产生环节,应记录产生批次编码、产生时间、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产生量、计量单位、容器/包装编码、容器/包装类型、容器/包装数量、产生危险废物设施编码、产生部门经办人、去向等;2.危险废物入库环节,应记录入库批次编码、入库时间、容器/包装编码、容器/包装类型、容器/包装数量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入库量、计量单位、贮存设施编码、贮存设施类型、运送部门经办人、贮存部门经办人、产生批次编码等;3危险废物出库环节,应记录出库批次编码、出库时间容器/包装编码、容器/包装类型、容器/包装数量、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出库量:计量单位、贮存设施编码、贮存设施类型、出库部门经办人、运送部门经办人、入库批次编码、去向等;4.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环节,应记录自行利用/处置批次编码、自行利用/处置时间、容器/包装编码、容器/包装类型、容器/包装数量、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自行利用、处置量、计量单位、自行利用/处置设施编码、自行利用/处置方式、自行利用/处置完毕时间、自行利用/处置部门经办人、产生批次编码、出库批次编码等;5.危险废物委外利用、处置环节,应记录委外利用/处置批次编码、出时间、容器/包装编码、容器/包装类型、容器/包装数量、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委外利用/处置量、计量单位、利用/处置方式、接收单位类型、利用/处置单位名称、许可证编码出口核准通知单编号、产生批次编码/出库批次编码等。 产生后盛放至容器和包装物的,应按每个容器和包装物进行记录;产生后采用管道等方式输送至贮存场所的,按日记录;其他特殊情形的根据危险废物产生规律确定记录频次。 台账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纸质台账应存放于保护袋、卷夹或保护盒等保存媒介中,专人保存于专门的档案保存地点,并由相关人员签字。档案保存应采取防光、防热、防潮、防细菌及防污染等措施。纸质类档案如有破损应随时修补。电子台账保存于专门存贮设备中,并保留备份数据。存贮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维护。电子台账根据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管理要求定期上传,纸质台账由排污单位留存备查。
其他环境管理信息 对于采用手工监测的工业噪声排污单位,应记录手工监测时段信息、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维修和更换情况。手工监测时段信息应记录监测时段内非正常工沉情形事件原因、是否报告、应对措施等;监测时段内工业噪声排放值超标情况,包括超标原因、是否报告、应对措施等。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维修和更换情况记录内容包括维修、更换时间,维修、更换内容。 每开展一次记录1次 台账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纸质台账应存放于保护袋、卷夹或保护盒等保存媒介中,专人保存于专门的档案保存地点,并由相关人员签字。档案保存应采取防光、防热、防潮、防细菌及防污染等措施。纸质类档案如有破损应随时修补。电子台账保存于专门存贮设备中,并保留备份数据。存贮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维护。电子台账根据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管理要求定期上传,纸质台账由排污单位留存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