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记录内容 |
记录频次 |
记录形式 |
其他信息 |
基本信息
|
a)排污单位基本信息:排污单位名称、生产经营场所地址、行业类别、法定代表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环保投资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意见文号、排污权交易文件及排污许可证编号等。
b)主要生产设施基本信息:设施名称、编码、设施规格型号、规格参数等。
c)污染物防治设施基本信息:设施名称、编码、设施规格型号、相关技术参数及设计值。对于防渗漏、防泄漏等防治措施,还应记录落实情况及问题整改情况等。
|
未发生变化的基本信息:1次/年;
发生变化的基本信息:在发生变化时记录1次
|
|
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五年
|
监测记录信息
|
1)有组织废气
有组织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手工监测记录信息应包括采样日期、采样人姓名等采样信
息,并记录排放口编码、污染因子、监测浓度、监测浓度(折标)、测定方法以及是否超标
等信息。
2)无组织废气
无组织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手工监测记录信息应包括记录采样日期、采样人姓名等采样
信息,并记录污染因子、监测浓度、测定方法、是否超标等信息。
|
有组织非甲烷总烃每年监测一次。
无组织颗粒物每年监测一次。
无组织非甲烷总烃每半年监测一次。
|
|
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五年
|
其他环境管理信息
|
危险废物记录产生环节,产生时间、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产生量、计量单位、容器/包装编码、容器/包装类型、容器/包装数量、产生危险废物设施编码、 产生部门经办人、去向等。 危险废物委外处置环节,记录出厂时间、容器/包装编码、容器/包装类型、容器/包装数量、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委外处置量、计量单位、处置方式、接收单位类型、处置单位名称、许可证编码。
|
危险废物产生环节1次/批次;委外处置环节1次/批次。
|
|
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五年
|
其他环境管理信息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参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制定指南》填写附表1至附表3
|
附表 1 按年填写,应当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等材料,根据实际生产运营情况记录固体废物产生信息,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动等原因导致固体废物产生种类等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另行填写附表 1;附表 2 按月填写,记录固体废物的 产生、贮存、利用、处置数量和利用、处置方式等信息;附表 3 按批次填写,每一批次固体废物的出厂以及转移信息均应当如实记录
|
|
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五年
|
生产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
a)正常工况
1.运行状态: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2.生产负荷:主要产品产量与设计生产能力之比
3.主要产品及产量:产品名称、产量
b)非正常工况
起止时间、产品产量、事件原因、应对措施、是否报告等。
|
a)正常工况
1.运行状态:1次/日或班次。
2.生产负荷:1次/日或班次。
3.产品产量:
连续生产的,1次/日;非连续生产的,1次/周期;周期小于1天的,1次/日。
b)非正常工况
1次/工况期
|
|
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五年
|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
a)正常运行情况
有组织废气治理设施: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是否正常运行;废气排放情况;副产品名称及产量。
b)异常情况
起止时间、污染物排放浓度、异常原因、对应措施、是否报告等。
|
a)正常情况
1.运行情况:1次/日或班次
2.控制系统显示的曲线图:1次/周
b)异常情况
1次/异常情况期。
|
|
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五年
|
其他环境管理信息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台账:1)工业固体废物基本信息及产生情况:代码、名称、类别、产生环节、物理性状、主要成分、污染特性、年产量。2)工业固体废物流向:代码、名称、类别、产生量、贮存量、累计贮存量、自行利用方式、自行利用数量、委托利用方式、委托利用数量、自行处置方式、自行处置数量、委托处置方式、委托处置数量。3)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环节:代码、名称产生时间、产生数量、转移时间、转移去向、产生部门经办人、运输经办人。
|
1)工业固体废物基本信息及产生情况按年记录,2)固废流向相关信息按月填写记录,3)固体废物的出厂环节按批次填写
|
|
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五年
|
其他环境管理信息
|
噪声台账记录内容:对于采用手工监测的工业噪声排污单位,应记录手工监测时段信息、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维修和更换情况。手工监测时段信息应记录监测时段内非正常工况情形、事件原因、是否报告、应对措施等;监测时段内工业噪声排放值超标情况,包括超标原因、是否报告、应对措施等。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维修和更换情况记录内容包括维修、更换时间,维修、更换内容。
|
每发生一次记录 1 次
|
|
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五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