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境管理要求-环境管理台账记录要求

环境管理台账记录要求

类别 记录内容 记录频次 记录形式 其他信息
基本信息 a.排污单位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生产地址、行业类别、法人代表人、环评批文文号、竣工环保验收情况、排污许可证编号等信息。b.生产设施基本信息,包括设施名称、编码、主要技术参数及设计值等。 c.污染防治设施基本信息,包括设施名称、编码、设施规格型号、相关技术参数及设计值;防渗漏、防泄漏等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未变化每年记录一次,发生变化时,变化时记录一次 原则上至少保存5年
监测记录信息 按照自行监测方案的要求记录监测信息 按照自行监测方案要求的频率进行记录 原则上至少保存5年
其他环境管理信息 管理要求、执行情况(包括特殊时段设施运行管理信息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采取无组织废气污染控制措施的信息记录频次原则不小于1天。特 殊时段的台账记录频次原则与正常生 产记录频次要求一 致,涉及特殊时段停产的排污单位或生产工序,该期间原则上仅对起始和结束当天进行1次记录,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有特殊要求的,从其规定。根据环境管 理要求增加记录的内容,记录 频次依实 际情况确定。 原则上至少保存5年
生产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包括生产单元、公用单元等单元的生产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a)正常工况:运行状态、生产 负荷、主要产品产量、原辅 料等:1) 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运行,主要参数名称及数值; 2)生产负荷:主要产品产量与设计生产能力之比; 3)主要产品产量:名称、产量; 4) 原辅料:名称、用量; 5) 其他:用电量等。 b) 非正常工况:起止时间、产品产量、原辅料消耗量、事件原因、应对措施、是否报告等。 a)正常工况 1) 运行状态:按日或批次记录,1 次/日或批次。 2)生产负荷:按日或批次记录,1 次/日或批次。 3)产品产量:连续生产的,按日记录,1 次/日。非连续生产的,按照 生产周期记录,1 次/周期。 4)原辅料:按照采购批次记录,1 次/批。 b)非正常工况:按照工况期记录,1 次/工况期。 原则上至少保存5年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a)正常情况:1)有组织废气治理设施记录设施运行时间、运行参数、污染排放情况等。2)无组织废气排放控制记录措施执行情况。b)非正常情况:起止时段设施名称、编号、非正常起时时刻、非正常终止时刻、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浓度、事件原因、是否报告、应对措施等 a)运行情况:按日记录,1 次/日。 b)异常情况:按照异常情况期记录,1 次/异常情况期 原则上至少保存5年